中国队男子5000米接力摘金 这下韩国人更酸了我方注意保护林孝俊,究竟是怎么回事?

阿菜 头条快讯 2023-03-13 21:16:01

原标题:连夺两金,林孝埈:“我们是中国队!”韩国网友酸了,超八成人很“愤怒”…全部编辑段恋、盖媛媛据央视消息,短道速滑世界杯正在德累斯顿举行在昨晚结束的男子500米A组决赛中,中国选手林晓宇发挥出色,以41.329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他赢得了他的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另一位中国选手钟雨辰以0.22秒的优势获得亚军!在随后进行的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李文龙、钟雨辰、林晓军、刘冠义组成的中国队再接再厉,以6:51.106的成绩夺冠林小军连续获得两枚金牌。

林小军:我们是中国队韩国网友酸了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凌晨,2022-2023短道速滑世界杯在德累斯顿落下帷幕中国短道速滑队获得2金1银1铜其中,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李文龙、林晓军、刘冠义、钟雨辰的阵容夺得;男子500米林小军、钟雨辰获得亚军;张楚彤在女子1000米比赛中获得铜牌。

2月5日,林晓宇在比赛中为中国选手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男子500米A组决赛,林晓军开赛后获得第三名赛程中段,林小军抓住机会从内侧车道超车,直接升至第一,并保持领先直至终点最终,林孝俊以41.329秒的获胜时间率先冲线,队友钟雨宸以0.22秒的优势位列第二。

中国冠军林晓宇(中)、季军钟雨辰(左)和季军日本选手吉永一树在2月5日的颁奖典礼上合影新华社赛后,林晓宇喜极而泣为了表达感谢,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我们是中国队!谢谢你们!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为我们年轻的短道速滑队加油!谢谢你们。

”中国网友纷纷表示祝贺和祝贺然而,韩国网友却“破了防线”据红星新闻报道,相比韩国媒体对林孝俊一天两夺金牌的淡定态度,韩国网友的态度有些愤怒韩媒新闻的评论之下,基本是铺天盖地的不满,80%以上的网友选择用“愤怒”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不少韩国网友也痛批林孝俊夺冠是因为男子500米决赛的强手不多,含金量不够,还有人批评裁判1428天后的《王者归来》他被队友指控“性骚扰”,被韩国禁赛此次项目的男子500米金牌,似乎是林晓军为中国队夺得的首个世界冠军。

他最后一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是在1428天前国际滑联官网头条称赞林孝俊是“王者归来”图片来源:ISU官网在武大靖和任紫薇缺席世界杯的情况下,获得两枚金牌的归化运动员林小军无疑在本届赛事的男子短道速滑队中扮演了主角。

27岁以下的林孝俊曾经是韩国天才速滑选手他才华横溢,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为韩国赢得了男子1500米金牌和500米铜牌2019年3月的世界短道锦标赛上,林小军包揽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男子个人全能五枚金牌,成为“短道全能王”。

据中国青年网、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2019年6月,林孝俊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因拉下队友黄大仙的短裤,被黄大仙指控“性骚扰”“过失杀人”的指控上了法庭林孝贞一审被首尔 *** 地方法院罚款300万韩元二审中,审判长认为,被告人拉下被害人裤子只是开玩笑,并无性骚扰之意,不符合强制猥亵的要件。

视频片段可以完全确认整个事件的细节因此,二审推翻了一审的判决,认定林小军有罪2021年6月,韩国最高法院最终判定林孝俊无罪虽然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禁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成为林小军寻求改变国籍的直接诱因林小军于2020年6月顺利取得中国国籍。

但根据相关规定,“变更国籍的运动员必须在最近三年内代表原所在国家队参加新入籍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赛事”之后,林小军无缘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期间,林小军为取得诸多好成绩的中国运动员送上祝福,并喊道:“等我回来!我会和你们并肩作战!”这也得到了很多中国冰迷的认可。

北京时间7月12日,国际滑联官网更新了短道速滑选手林小军的个人信息他的国籍详细信息已更新为中国,他立即获准代表中国队出战去年10月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林小军首次代表中国队出战国际比赛。

不过由于长期缺乏实战,再加上此前多次受伤,林小军的成绩比较平庸不过,昔日冬奥冠军、短道世锦赛硬件王者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林小军也无比渴望再次证明自己的成绩林晓军在德国德累斯顿连夺两枚金牌,这让他时隔1424天再次站在领奖台的最顶端。

尤其是在男子500米决赛中为中国队夺得个人首个冠军后,林小军甚至在与教练拥抱时都哭了而这两枚金牌,也是对林小军在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大变故后,从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奖励德累斯顿短道速滑世界杯结束后,本赛季最后一场短道速滑世界杯分站赛将于2月10日至12日在荷兰多德雷赫特举行。

3月,世界短道锦标赛将在首尔举行,届时林孝俊将代表中国队迎战韩国选手来自《王者归来》的林孝俊将回到首尔参赛,这无疑为比赛增添了看点段濂、盖媛媛主编校对|卢向勇每日经济新闻由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红星新闻、中国青年网、公共信息等综合编撰。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