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货币紧缩下美国银行的脆弱性:近190家银行或面临类似硅谷银行风险的词条

阿菜 热文速递 2023-03-22 08:00:18

今天来聊聊一篇关于 货币紧缩下美国银行的脆弱性:近190家银行或面临类似硅谷银行风险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都比较关注,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硅谷银行是一家怎样的银行

硅谷银行是一家怎样的银行?接受了“兜底”的硅谷银行恢复开门储户排长队取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硅谷银行是一家怎样的银行,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硅谷银行是一家怎样的银行?

硅谷银行是一家州特许商业银行,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PE/VC和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中小型银行。硅谷银行1983年成立于美国,是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子公司,资产达到50亿美元,并通过位于美国的27家办事处,3家国际分公司以及在亚洲、欧洲、印度和以色列的广泛商业关系网,为风险资本以及创业企业提供了26亿美元的贷款。硅谷银行主要服务于科技型企业,成功帮助过Facebook、twitter等明星企业。

硅谷银行的48小时与40年

爆雷、挤兑、破产,硅谷银行倒下的速度超出所有人意料。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曾是“优等生”。这家成立40年的专业科技银行,先后成功渡过上世纪90年代加州房地产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次贷危机。事实上,硅谷银行之所以闪崩,既是既存风险的爆发,也是美联储此轮激进加息的多米诺效应。“难以置信的艰难48小时”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BANKRUN”

周一开始,美国的科技中心硅谷,将有无数个初创科技公司的员工拿不到工资,甚至付不起办公室的房租。原因是——著名的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被宣布破产了。

在加州一家初创新材料公司工作的李帆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周六起床看到SVB倒闭的消息还在感叹,结果不久就收到了邮件,说公司的钱全都存在那里。高层开了一上午会,但依然没有讨论出结果,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另一家安全分析初创企业CompScience则因为没能转出公司的资金,不得不暂停了在市场营销、销售和招聘方面的支出,但仍在为员工薪资问题发愁。“有想过出事的会是硅谷银行吗?从来没有。”CompScience的CEO

Josh Butler说。

一切都来得很突然。毕竟在3月7日,硅谷银行官方还宣布“很荣幸连续5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

转折发生在3月8日。当天晚些时候,有消息称它需要筹集22.5亿美元的资金,被迫以18亿美元的损失出售其所有可供出售的债券。

市场担忧由此而起。3月9日,硅谷银行股价暴跌60.41%,从每股267.83美元跌至106.04美元。根据加州监管机构文件,截至9日,硅谷银行客户在一天里总共提取了惊人的420亿美元。

随着股价继续下挫,硅谷银行直接放弃了出售股票,开始寻找买家。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出售过程更加困难,这一努力也失败了。

10日晚些时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宣布,已依法接管主要服务初创企业的区域性银行硅谷银行,并指派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硅谷银行进行清算管理,原因是硅谷银行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不足。

眼看提款无望,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展了自救。美国玩具店Camp的网站上,醒目的全场促销广告已经打了出来。由于大部分现金都存在突然倒闭的硅谷银行,如今不得不通过大促销的方式自救——全场6折甩卖,包括礼品卡。

广告邮件的文案是,“当你的银行崩溃时,快跑,别用走的”。而用户需要输入的促销暗号则是“BANKRUN(银行挤兑)”。

成败在硅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临近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高等学府,叠加当地的税收优惠、 *** 贷款担保等优惠政策,硅谷逐渐成为了知识与冒险家的热土,科技公司在这里开花结果。

当时硅谷地区的科技创新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而传统银行却很少为这些新兴企业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彼时,来自富国银行的Roger Smith和Bill

Biggerstaff,以及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Medearis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会。1982年,三人联合创立了SVB。

从那时起,硅谷银行一直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贷款、风险投资、资本市场服务、全球支付和交易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和帮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硅谷银行不断壮大,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了业务,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银行之一。

历经40年发展,目前硅谷银行已帮助约30000家高科技初创企业实现融资,与全球逾600家创投机构、120家私募股权基金建立业务联系,在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50%。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大约2090亿美元,总存款约1754亿美元。

飞得越高,摔得越惨。硅谷银行的倒闭,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仅次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倒闭的Washington

Mutual(华盛顿互助银行)。

“明星银行”为何突然破产关闭?这背后是美联储激进加息造成宏观流动性变动,与硅谷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滞后性、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相遇。

*** 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硅谷银行爆雷乃至倒闭与美联储激进加息有直接的关系。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打上了科创金融的烙印。货币政策宽松时,科创企业融资相对容易,并将大量资金存入硅谷银行。硅谷银行配置了大量的持有至到期固定收益资产。

杨海平进一步分析道,但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展开,科创企业融资不足,开始从硅谷银行大量提现,这是流动性缺口形成的原因。为了填充流动性缺口,硅谷银行不得不出售其资产组合,由于此时利率已经处于高位,资产出售形成了较大损失。此后,硅谷银行向市场推出了再融资计划。市场对其流动性不足的担忧加剧,形成了更多存款提现和做空等行为,流动性危机爆发。

风投从业者也在开始感叹投资者在硅谷银行消亡中扮演的角色。Restive Ventures的金融技术投资者Ryan

Falvey说:“这是一场由风险投资公司引起的歇斯底里的银行挤兑,将作为风投行业自食其果的案例被载入史册。”

覆巢之下无完卵

受到硅谷银行影响的公司实在太多。就连几家大型科技公司都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据福布斯(Forbes)网站报道,已有14家企业披露了其在硅谷银行的存款数额。

如迪士尼旗下的流媒体服务商Roku称公司的19亿美元现金中,约有4.87亿美元(占26%)与硅谷银行挂钩。而且Roku表示这些存款基本上没有保险,而且也不知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收回这些存款。

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电子游戏公司Roblox称,其30亿美元现金中有5%存放于硅谷银行,但表示这不会影响公司运营。稳定币巨头Circle则表示,其400亿美元的USD

Coin储备中,有33亿美元在硅谷银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面临这种困境的并非只有硅谷银行一家。硅谷银行关闭后,部分投资者担心,这一事件可能会波及其他金融机构,甚至导致更大规模金融风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此前警告,目前的利率环境可能对银行业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将因销售或持有多种金融产品而面临总计6200亿美元的损失。

不过,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思认为,商业银行在持有金融产品上出现的损失不大可能变成系统性问题。瑞银集团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马克·黑费尔也表示,硅谷银行关闭后,目前尚未看到银行间市场承压等风险扩散迹象。

由于硅谷银行此前主要为初创企业和创投机构服务,在破产事件发生后,美国创投机构纷纷声援硅谷银行,希望帮助该行不致倒闭,渡过难关。

当地时间周六下午,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125家风投机构签署了一份共同声明,呼吁硅谷银行应当被“另一个实体”收购,这样他们仍能与该银行保持业务往来。

连锁反应仍在继续,初创公司仍在挣扎。但这家银行官网上依然写着最初愿景:“帮助个人、投资者和世界最具创新性的公司们实现其雄心。”

硅谷银行恢复开门储户排长队取款

周一开门之后,硅谷银行的各个营业点门前都排起了长龙。

前一日晚间,美联储、美国财政部联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宣布为硅谷银行“兜底”,称储户所有存款权益将得到保障。

即便收到了定心丸,硅谷银行的储户还是迫不及待地要把账户里的钱转移出来。当地时间3月13日一早,硅谷银行各营业点前排满了来取款的客户。

在硅谷银行sand hill road营业点,照样是众多储户安静地排着长队等待取款。而该营业网点附近,是硅谷风投办公室聚集地。

该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也不愿接受媒体采访,只是表示,有问题可联络FDIC的公关部门。

20年客户很失望

“我对SVB(硅谷银行)很失望,”在硅谷银行总部门口,一位刚办理完转账的硅谷银行私人客户表示,虽然他办理了转账手续,但是工作人员告诉他,到账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他表示,自己20年前就是硅谷银行的客户,今天九点前就来排队,在柜台的操作过程大概20多分钟,“你看这么长的队,估计一天也办不了几个”。

“我觉得这背后都是接管的 *** 官员在搞鬼,一方面说钱没问题,一方面拖缓大家取款速度。”他说。

根据FDIC的通告,硅谷银行的客户可以选择在线操作账户。但是一些储户担心在线操作会遇到堵塞,以及转账到账时间较长,选择了第一时间到现场营业厅领取现金支票。

甚至有储户带了行李箱来到银行门口。当问她是不是装现金的,她没给予回应。

硅谷银行的储户主要为公司用户。此前有媒体报道,美国超过一半的有VC背景的初创公司都在使用硅谷银行的服务。

根据美国证监会官网已经发布的公告来看,超过6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有存款在硅谷银行,大部分公司的风险敞口少于全部现金资产的10%。但是,大量的硅谷初创公司把硅谷银行当做主要银行,资金存放于此,使用硅谷银行的信用卡支付公司日常支出。硅谷银行此次暴雷,直接影响这些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位于Palo

Alto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Point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该公司财务一早就去硅谷银行领取了现金支票,并且群发通知了员工们。此前,大家担心硅谷银行的危机会直接影响到当月的工资发放,现在总算安心了。

“对企业来说,不履行payroll(支付工资),理论上,员工是可以告公司的。所以,有的公司甚至会宁愿选择开除员工。”他说。

地区性银行仍受重压

为了防止硅谷银行危机向科技产业以及金融体系传导,美联储在当地时间3月12日晚间公布了对硅谷银行以及另外一家关闭银行Signature

Bank的托底承诺。

美联储推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一年期借款,以帮助银行有能力满足所有存款人的需求,并通过这种补充流动性方式来消除存款机构急切抛售证券资产的压力。美国财政部将拨款250亿美元来支持该项计划。

救市消息传出之后,当日晚间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迅即上涨1.4%,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上涨1.5%。

然而,周一美股开市之后,市场信心并没有在银行板块得到持续。第一共和国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一度暴跌70%。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嘉信理财集团(Charles Schwab Corp.)等地区银行股均两位数大跌并多次熔断。

收盘时,费城证交所KBW银行指数收盘跌超11%。第一共和银行跌61.83%,阿莱恩西部银行跌47.06%,夏威夷银行跌18.35%,嘉信理财跌11.57%,西太平洋合众银行跌21.05%。

有分析表示,投资者担心的是这些没有像大银行一样被监管审查的地区性银行,同样存在类似硅谷银行的结构性问题。

硅谷银行危机与新造车困局

文|嗷嗷胡

一家2000亿美元银行的倒掉,让全世界回想起2008年的恐惧。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危局也不是一日间酿成。硅谷银行(SVB)从融资消息到爆雷停牌,从恐慌挤兑再到宣告倒闭,前前后后不过48个小时,但世界金融环境的愈发不稳定,其实最晚从去年初就开始了。

问题无非是第一颗雷究竟会在何时从哪里爆出来。

脆弱的银行

去年某些个别村镇银行的风波,其实已经给平日里不太关心经济环境的人们提了个醒:公众观念中富可敌国的银行,其实在某些时候可以非常脆弱。

这不是什么冷知识。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基于信用货币体系,银行之所以能以少量自有资金放出大量贷款,一个前提是所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放出的贷款几乎只会转化为存款,最多就是银行A放出的贷款成为另一银行B的存款,而极少会以现金形式存在。

纸币对应着 *** 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只需凭借比如说8%的基础货币,就可以创造出100%金额的贷款;但这100%的贷款几乎不以现金的形式存在,而是直接成为了其他商业银行的存款数字,贷款和存款不过是在银行与银行之间做账目增减。

这个例子中,央行只发行了8%的基础货币,但经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体系放大,在社会上创造出了100%的财富。这个过程即所谓的“货币创造”,“8%”这条红线即央行制定的准备金率,而“8%”和“100%”间的比例即所谓货币乘数。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一切,都离不开信用创造货币的过程。

所以银行遇上恐慌性的大规模挤兑便极其脆弱,储户并不需要将银行账户上的全部存款取空(当然也没可能),只需当商业银行手中区区百分之个位数的准备金被取光耗尽,“负债表上有资产却无现金可取”就会要了银行的大半条命。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对于成熟的经济体,大规模挤兑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准备金的存在正是为了应对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挤兑风险,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金融风险水平的评估。

但是大家应该都有体会,最晚从2022年开始,“正常情况”已经越来越是奢侈了。

“落后于曲线”

今有硅谷银行,前有FTX、有斯里兰卡、有中美科技股爆雷,外围还有劳力士泡沫破灭、加密货币与显卡崩盘,一切高估值风险资产的泡沫破灭时间节点,都与美联储自2022年开始的加息缩表行动高度吻合。

硅谷银行的问题已经很清晰:疫情以来吸收的大量储户存款,存款规模在一年半内由760亿升到近2000亿美元,这些存款资金大多被用来购买低风险的美国国债与MBS债券;然而非常不幸,很快这些资产的“低风险”就成了过去时。

众所周知的,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以及3月份8个交易日熔断4次的美股),美元开启了一轮史无前例的大放水。两年时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约4万亿美元迅速扩张至近9万亿,美元基准利率也降到了几乎是零。

由此催生了美股的疫情大繁荣,但是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

当2021年美国物价刚出现异常,美联储和华尔街的鸵鸟们坚信“通胀只是暂时的”,全是疫情导致供应链紊乱的锅,而拒绝提前采取干预措施(甚至还在继续QE)。直到年末通胀肉眼可见的无法遏制,“通胀暂时论”才终于破产,QT、加息、缩表才被提上日程。

以至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后也只得承认自己误判了形势,由于美联储对通胀的性质低估和认知滞后,从2021年末开始到2022年期间,先是不得不提早加速结束QE(Taper),再是3月开始加息并预告缩表,紧接着破天荒一次加50个乃至75个基点。

一步慢然后步步慢,因为干预启动时间的滞后,动作幅度也不得不一次次超出市场预期。利率上升速度过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美联储相当长时间里“落后于曲线”,于是屡屡出现令市场措手不及的动作幅度,比如2022年下半年的连续4次75基点。

要知道,2021年末的普遍争议还是“明年要不要加息”,2022年初还在信誓旦旦“加息不意味立刻缩表”。然而我们紧接着目睹了“22年来首次50个基点”,第二个月又迎来“28年来首次75个基点”——新闻真是不能看合订本,堪称大型人类打脸现场。

急速升高的基准利率抬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美国国债利率一般被视为无风险利率,由于基准利率在短短一年内从0.25%直线升到了4.5%,对市场利率水平最敏感的短期国债收益率也随之飙升。

需要说明的是,国债往往采取折价发行(比如100元面值发行价95元),国债到期收益率与国债的价格成反比,如果到期收益增加自然意味着国债价格下跌了。反过来,当基准利率被迅速提高,国债收益率随之升高,国债持有者的资产价值是在贬值。

这也很好理解:当存款利率由低位迅速升高,如果债券价格和收益率保持不变,相对存款而言的吸引力就会减小,人们倾向于抛国债换存款,当国债价格降低后收益率随之提高,直到与存款利率之间再次出现合理的利差。

一年期美债收益率,最近暴跌是因硅谷银行爆雷

硅谷银行总资产中有多达55%是含美国国债在内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简单理解为债券)。随着近一年来美元多次超预期加息,美债收益率升高,美债价格持续走低,持有大量此类资产的硅谷银行自然损失惨重。

同时别忘了,随着基准利率升高,银行还要给储户更高的存款利率才能够留住储户的钱。硅谷银行的大量(打算持有至到期的占43%)债券资产在账上每天贬值,又难以给出高利率致使储户外流,直到走向3月的最后时刻。

顺带一提,去年底到今年初的两个月,随着美国经济数据显示通胀降温(很不幸,暂时性的),金融市场出现了一波乐观情绪,甚至一度为年内联储转向降息定价。然而2月末美国PCE物价突然反转,通胀意外(并不)重新升温,于是年内降息的最后一丝可能性迅速破灭……

看不到头,就别挺了。

新势力的考验

突然想起来我们autocarweekly是个汽车号来着。

如果你上网冲浪足够勤记性又足够好,应该记得去年蔚小理连带着特斯拉、RIVIAN和Lucid们在美股的一片哀嚎。直到今天,新势力们的股价依然没能缓过来,恢复最好的理想也只是够到了20年和22年两次高点的一半左右,蔚来和小鹏等等就更别提。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新势力们可谓打出生起就不知道啥叫利润KPI,一切重点都扑在了抢市场扩大占有率,会花钱比会省钱更叫本事。每季每年亏损都是天文数字,能把亏损收窄一点、毛利率往正方向挪一挪,都算是利好消息支持着股价和市值。

到今天,新势力中只有理想实现了个位次数的单季度盈利,而即便是盈利前景最明晰的理想,也只是把“盈亏平衡”作为2023年的年度目标。

在2022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前,“不挣钱”根本不会被视为问题。长期接近零的美元利率,决定了融资环境的高度宽松,融资成本长期在历史低位,成长性远远压倒了盈利能力——还记得2021年频频登上头条的“xx市值超越大众/丰田/某传统车企”吗?

没有人在乎你的商业模式什么时候才能养活自己,人们只在乎你身上有没有足够梦幻的故事可以说服别人“最晚明年、至少翻倍”。

但是当利率出乎所有人(也不是)意料地,迅速从趋近于0飙到4.5%,“资产定价之锚”美债收益率一度超过了5%(无风险哦),并且还有进一步加息并长期保持高利率的现实可能。新势力们如果无法在耗尽现金储备之前开始稳定盈利养活自己,届时将要面对的是远超以往的高融资成本。

比原本预想中更早的盈利压力,它们将不得不加快成长发展的节奏,缩短从抢占份额到开始挣钱的周期。一年一熟不够用了,急速生长才能抢到船票。

而商品市场这头,年初居民超额储蓄创纪录上了头条,汽车市场的重心也似乎正在从BBA和蔚小理,转向以比亚迪为典型代表的经济型市场。几家定位更为孤高的后进新势力,有些已经连单月销量都发不出来了。

传统车企当然也在面临着考验,比如最近的大规模补贴,但大家“车生”阶段不同,受到融资成本的影响要小得多。传统车企中更大比例的优秀企业,其经营状况是具备一定风险抵御能力的;而正处在上升成长通道中的新势力,即便头部选手也还在奋力扭亏的路上。

当然往好处看,高利率环境终归会挤除泡沫:淘汰一切不创造真实价值的个体。无论是腾讯京东们的反贪腐、砍业务、整风气,还是新造车们开始降本增效争取提早“经济独立”,长远来看都是对于PPT画饼乱象的拨乱反正,都是对“做正确事”的筛选。

去年马斯克曾说他“期待”一场衰退,因为“把钱洒在傻子身上已经太久了。”当然我们都明白,硅谷银行这样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危机,绝不值得幸灾乐祸。但是就我们自身而言也无需过度悲观,在随着科技进步而越发漫长的人生中,风险其实本该是家常便饭。

很多人喜欢引用凯恩斯的那句“长期来看我们都是会死的。”不过凯恩斯想表达的是,真·长期视角下规律永远会发挥作用将一切拉回正轨,但如果坐视而不主动行动,那么我们自己也许就是回到正轨这个过程中的“代价”。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捱到春来。

1933年大萧条尾声,美国依照凯恩斯的小册子《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然而他们终究没能料到几十年后,会有一家硅谷银行多达94%的存款超出了25万美元的保险额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carweekly,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为啥美国银行相继倒闭?储户的资金还能拿回来吗?

美国银行并没有相继倒闭。在过去,美国经历了一次金融危机,其中部分银行遭受了损失,一些倒闭或被迫出售。但大多数银行得到了 *** 的援助,避免了彻底的崩溃。目前,美国银行系统相对稳定,储户的资金是安全的。如果储户的银行倒闭,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会对每位储户提供保障,每位储户的存款可以得到最高25万美元的保障。

硅谷银行为什么会破产

硅谷银行的破产倒闭,原因是核心客户过于单一,风险比较集中。

硅谷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吸收企业存款同时也向早期创业企业贷款,所以资产结构相对单一化。而企业的资金随时都是会用的,更何况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缺口会更大,所以一旦银行资金不够就很容易发生挤兑风险。

触发这个事件的导火索实际上就是美联储加息,由于美联储连连加息导致企业的借贷成本又很高,自然很多初创企业为了存活会直接选择将存的钱取出,此时硅谷银行就出现了资金缺口。

另一方面由于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国利率倒挂的情况,而恰恰硅谷银行所投的债券是长期债券,导致债券收益出现浮亏并且有息存款成本抬高。这才导致硅谷银行最终资产与负债同时出现危机导致破产。

硅谷银行的倒闭对科技创业和金融市场影响:

首先,在科技创业方面,硅谷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其倒闭无疑会给许多初创企业带来困扰和损失。一方面,已经从硅谷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着还款计划的变化或者提前到期的风险,以及信用记录的恶化。另一方面,还没有从硅谷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可能会发现其他银行对于科技创业贷款更加谨慎和挑剔,导致融资难度增加和成本上升。

其次,在金融市场方面,硅谷银行的倒闭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心动摇。在3月10日当天,美国多家大型银行股票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中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美国运通等跌幅超过5%。此外,硅谷银行的倒闭也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在应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方面的不足,并引起了 *** 和社会对于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等问题的关注。

货币紧缩下美国银行的脆弱性:近190家银行或面临类似硅谷银行风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大家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货币紧缩下美国银行的脆弱性:近190家银行或面临类似硅谷银行风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