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车市从没这么卷过 车企降价的理由是什么什么情况??

阿菜 头条快讯 2023-03-21 15:37:16

12月20日,德国《明镜》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推动了德国的通胀?》的文章,对中德、中欧以及中国和西方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美国拜登 *** 上台近一年的今天,欧美多国遭到了数十年来最为强烈的通货膨胀的袭击,因此文章在开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德国的市场上,来自中国的商品正在变得越来越昂贵;同样的情况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都有出现。

联想到中国所施行的极其严苛的疫情防控措施,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工厂不得不停产,码头被暂时关闭,是否是由于中国的原因,导致西方国家的物价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这个问题似乎是有着标准答案的,许多美国和英国媒体都纷纷将本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黑锅甩给了中国。

但是,《明镜》周刊在这篇文章里难得说了一次公道话:西方国家所面临的这一轮通货膨胀,不能都怪中国如果没有中国,没有中国工厂成为西方世界的救命稻草,那么欧美的物价还会上涨得更多文章一本正经地表示:时至今日,西方万万不能没有中国,而且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美国著名富豪、前纽约 *** 布隆伯格所创办的彭博社,在一篇报道中如此表述此轮欧美所遭遇的通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依靠人工成本的优势,向全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中国的工厂实际收益远不及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中国的工人的技术水平却并不逊色于西方的同行。

这在过去被称作是“比较优势”,并在西方国家资本的加持下加以放大

然而,随着中国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这种“比较优势”出现了令西方的经济学家们意想不到的变化现如今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中,虽然依然有酬劳相对西方同行业从业者偏低这一条,但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真正的重头戏变成了另一条,也就是“全产业链”,目前世界上525个产业门类,中国全部拥有,所有的制造业相关产品设备都能够自行生产。

这意味着制造业中许多原本会产生大量额外开销的环节,现如今都能够将这些额外开销节省下来,变相地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从而反哺中国的工人们,企业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工人的工资也因此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增长不过,在缺乏足够教育、难以理解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西方国家民众看来,中国工人的工资上涨,就意味着中国商品的价格上涨;中国商品的价格上涨,就意味着中国不再输出“通货紧缩”,而是转为“出口膨胀”。

文章引用瑞福森国际银行首席分析师彼得·布雷津舍克的话称,中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全球物价保持稳定的压舱石,正是因为中国的横空出世,许多欧美公司也不得不放弃超额利润,降低商品价格来稳定用户人群。

但是这种说法同样存在问题在中国制造发展壮大之前,欧美的企业依靠事实上的垄断,能够以超额利润来回笼资金收割财富而当中国制造出现后,许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已经完成了回收,即使降价同中国商品竞争也并不吃亏。

因此,这一说法没有明确指出中国为何能够成为全球物价的压舱石,即中国打破了西方世界对许多技术的垄断,以同样甚至更优的品质提供全世界人民所需的商品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不会挑三拣四,正如分析公司凯投宏观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所言,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就能够提高50%的对欧美的出货量,没有中国的生产力和灵活性,西方世界将面临更大的交付瓶颈和更高的价格压力,或者说给了西方同行业从业者以趁机哄抬物价的机会。

文章还指出了一件事:随着数十年持续不断的高速经济发展,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同样也成为了世界市场2020年中国零售市场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零售市场这意味着中国自身的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表面来看,中国市场的壮大会挤占西方市场对生产力的需求;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在确保数十年如一日对外大量出口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仍然能够壮大到今天这个地步,侧面说明中国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何等的地步。

事实上,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比重超过了30%,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这三个西方国家中传统的制造业强国的制造业产值之和

正因如此,将目前欧美所面临的通胀问题的罪责尽数甩给中国是不合理的文章在最后指出,此轮美欧所面临的通胀的根源,在于西方内部的变化疫情导致西方国家的消费结构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餐饮影院和旅游业的消费被严重压制,民众们的消费欲望因此转向了购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工厂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大面积停工停产,反而在不断加大对外出口比如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在分析报告中表示,中国对外出口的个人电脑数量在2020过去的一年里翻了一番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欧美的物价只会上涨更多,而非因为中国的原因欧美的物价才出现了上涨。

理清了这个逻辑,西方世界才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眼下的通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