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两人扣4000吗 个税扣除标准如下 ,该如何操作?

阿菜 投资理财 2023-03-27 22:43:21

央视网消息:2019年1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施行法令》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施行此次个税调整有许多亮点,个税起征点调整成为每个月5000元,个税交税人可以享用子女教育、持续教育、大病医疗、房贷利息、住宅租金、奉养白叟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些办法愈加重视惠及民生,联系到每个人的钱袋子。

这样的福利怎样享用呢?如何运用个人所得税APP软件进行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写?央视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国富浩华税务师事务所部门经理宋桂清女士,整理出个税申报过程中的35个有用问答,2019年减税红包快来收取吧!

2018年6月26日,江苏南通如皋市经济开发区第二试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校天然花艺坊学插花视觉中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1.我的孩子满三周岁了,可是没上幼儿园,可以扣吗?答:从孩子年满3岁(不管是否入园),直到博士研究生结业期间都可以扣。

爸爸妈妈亲其间一方每月扣1000元,或许爸爸妈妈亲两边各扣500元2.孩子在境外或民办学校上学,可以扣吗?答:可以扣,不管是在境内或是境外承受教育不管是承受的是公办教育仍是民办教育,都可以依照规则扣除 3.在孩子不同教育阶段的寒暑假期间能否扣除?。

答:寒暑假期间可以持续扣除4.孩子因病休学期间或许上学期间去从戎了,能持续扣除吗?答:休学期间或许上学期间去从戎只需学籍保存,就可以持续扣除 5.爸爸妈妈离婚,孩子归母亲,实践出钱抚育是父亲,谁来享用政策?。

答: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两边洽谈后,依照现有政策扣除。

2018年12月22日,山东烟台,第十中学考点,预备参与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正在温习 视觉中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持续教育6.我在工作期间考了注册会计师,可以扣除持续教育专项吗?怎样扣?答:自己能扣一切契合条件的持续教育学历(学位)教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持续教育的开销。

学历(学位)持续教育的开销,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依照每月400元定额扣;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持续教育开销,在获得相关证书的当年一次性定额扣3600元(预扣预缴时可以扣除)7.持续教育专项扣除有时间约束吗?

答:学历(学位)持续教育开销最长扣4年(48个月),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持续教育的开销在获得证书的当年扣一次8.考取哪些证书可以请求持续教育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答:具体规模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发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告诉》(人社部发〔2017〕68号)。

9.如果一个学历持续教育结业后,换了个专业再读,还能再扣除吗?答:可以可是如果一同参与两个学历持续教育,当年只能享用一个扣除 10.如果一年一同获得两个以上契合条件的职业资格持续教育证书,可以享用双倍扣除3600吗?。

答:不可以。一年只能享用一个职业资格持续教育证书扣除。可是你可以鄙人一年再获得一个契合条件的证书,这样就可以鄙人一年再享用一次扣除3600元。

2017年8月2日,江苏省无锡市民在银行处理事务 视觉中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住宅贷款利息11.二套房可以请求住宅贷款利息个税专项扣除吗?答:请求住宅贷款利息个税专项扣除条件为:自己或许爱人,独自或许一同运用商业银行或住宅公积金个人住宅贷款,为自己或爱人购买中国境内住宅,而产生的首套住宅贷款利息开销。

12.怎样确认首套房贷款?答:是指享用首套住宅贷款利率的住宅贷款,不管实践该住宅是不是家庭的首套住宅住宅贷款利息开销是否契合政策,可查阅贷款合同(协议),或许向处理贷款的银行、住宅公积金中心进行咨询13.如果夫妻婚前别离购买住宅产生的首套住宅贷款,婚后如何扣除?

答:婚后可以挑选其间一套,由购买方每月扣1000元;也可以由夫妻两边别离各自扣自己购买的住宅贷款利息500元而且夫妻两人只能扣一次首套住宅贷款的利息夫妻两边自行约好,挑选其间一方扣依照实践贷款期限,最长不能超越20年(240个月)。

14.首套商业公寓贷款能享用贷款利息扣除吗?答:商业公寓不属于住宅,也不能享用首套住宅贷款利率贷款,所以不能享用贷款利息扣除15.首套住宅贷款利率有固定的规范吗?答:没有固定的规范不管实践利率是多高,只需是贷款银行或许公积金贷款合同上注明是首套住宅贷款利率,就可以享用住宅贷款利息扣除。

北京租客 视觉中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住宅租金 16.夫妻两边在同一城市工作,能不能别离一同扣住宅租金个税专项?答:夫妻两边在同一城市工作,两个人只能挑选一个人且为签定租借住宅合同的承租人来依照规范扣除。

17.夫妻两边无住宅,两人首要工作城市不同,各自租房,如何扣除?答:如果夫妻不在同一城市工作,且都无住宅,两人可以别离依照规范扣依据首要工作城市类型不同分为1500/1100/800三档适用扣除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为准。

18.如果交税人在北京工作并在北京租房,在上海老家有住宅,而且享用首套住宅贷款利率贷款,能不能让爱人享用贷款利息扣除,自己享用住宅租金扣除?答:一个家庭,住宅贷款利息与住宅租金两项扣除政策只能享用其间一项,不能一同享用。

交税人自己及爱人在交税人的首要工作城市有住宅的,住宅租金的专项开销每月1500元/每月1100元/每月800元不得扣除19.租房租金有必要获得租借发票才干扣除吗?答:不需要发票也可以请求扣除 20.两人合租住宅,住宅租金开销扣除应如何操作? 。

答:只需租房合同上有租房人的姓名,就可以请求扣除21.如果在北京市的三环邻近工作,可是房子是在通州租的,能不能扣?答:可以扣城市的规模包含全部行政区域规模22.咱们单位职工流动性比较大,一年换几个城市租借住宅,或许当年度一向外派并在当地租房子,如何申报住宅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答:如果您单位为外派职工处理了住宿问题的,您单位职工就不能享用住宅租金扣除,由于职工自己并未就租房产生房子租金开销如果外派职工自行处理租房问题的,如一年内屡次改换工作地址的,个人应及时向扣缴责任人或许税务机关更新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答应一年内依照替换工作地址的状况别离进行扣除。

扣除规范,以首要工作地城市的规范进行扣除

2018年6月12日,南京市郊乡村街道上一位白叟从“美好晚年”的公益宣传牌前走过视觉中国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奉养白叟23.如果我一同有亲生爸爸妈妈,还有养爸爸妈妈,能不能叠加享用扣除4000元每月?答:不可以。

奉养白叟开销扣除不以被奉养的白叟倍数加倍享用扣除独生子女每月扣2000元,非独生子女分摊算计扣除2000元在被奉养人其间一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开端,到奉养责任停止的年底24.多位奉养人分摊扣除的办法有几种?

答:多位奉养人可以均匀分摊,也可以约好分摊或许由白叟指定分摊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好分摊25.分摊协议有模板吗?答:分摊协议没有模板,便是列明事项以及相关人的签字即可,要将这份书面分摊协议留存5年备检26.如果我有一个弟弟,我每月给白叟奉养费2000元,我弟弟不奉养白叟。

我能不能每月扣2000元,我弟弟不扣除?答:不可以多位奉养人的,每人最多扣除不超越1000元27.我妻子能不能和我一起分摊扣除我爸爸妈妈的奉养白叟开销?答:不能交税人自己只能扣除自己亲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或许继爸爸妈妈的奉养白叟开销。

相同,女婿也不能扣除岳爸爸妈妈的奉养白叟开销28.独生子女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再婚的,如何享用奉养白叟专项附加扣除?答: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重新组成家庭,在新组成的两个家庭中,如果交税人对其亲生爸爸妈妈的一方或许两边是仅有法定奉养人,则交税人可以依照独生子女规范享用每月2000元奉养白叟专项附加扣除。

在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交税人需注明与被奉养人的联系除上述景象外,不能按独生子女规范进行扣除

医院ICU重症监护室里的医师护理在救治生命垂危的患者 视觉中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大病医疗29.什么是大病,有规模界定吗?答:没有规模界定,如果一个年度内住院治疗产生的与根本医疗相关的医药费用,在医保报销后的医保目录规模内自己担负的超越15000元,在80000元限额内,就可以扣除。

30.子女的大病医疗可以在我身上扣除吗?答:自己能扣自己的,也可以扣除爱人和子女的契合条件的大病医疗开销一个年度内产生的与根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开销,扣除医保报销后,在医保目录规模内自付的累计超越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31.什么时候可以开端扣?答:新税法施行首年产生的大病医疗开销,要在2020年才干处理在年度汇算清缴时扣除,预扣预缴时暂不能扣32.一个年度内交税人自己、爱人和子女的大病医疗开销是否可以累加扣除?答:不可以累加扣除,应当别离核算规模内自付部分的扣除额。

33.孩子的大病医疗开销能否在爸爸妈妈两边分摊扣除?答:不可以分摊扣除,只能挑选爸爸妈妈一方依法扣除34.2018年年终奖如何扣除?《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联接问题的告诉》(财税〔2018〕164号)指出:居民个人获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契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获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核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办法问题的告诉》(国税发〔2005〕9号)规则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归纳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依照本告诉所附按月换算后的归纳所得税率表,确认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独自核算交税;居民个人获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挑选并入当年归纳所得核算交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获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归纳所得核算交纳个人所得税35.我的信息被盗用了,现已申述,那我之前的税是不是多扣了,这个怎样查?可以拿身份证去税务局大厅查询从前的交税信息,比照公司的交税状况。

(文/李珊珊)